
想像一下,一個無需充電的穿戴式裝置,能夠透過人體皮膚直接供電,聽起來像科幻小說?但這項令人興奮的技術已經誕生!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Power-Over-Skin技術,讓穿戴式裝置能夠從人體獲取能量,為未來健康監測和科技裝置開啟新的篇章。
擺脫電池束縛,穿戴式裝置的新時代
Power-Over-Skin技術利用人體作為傳輸能量的媒介,讓穿戴式裝置能夠直接從人體獲取電力,無需額外的電池或充電。簡單來說,就像無線充電,但能量傳輸路徑是透過人體組織。
現今的穿戴式裝置,如智慧手錶、健身追蹤器和健康監測儀,都需要定期充電,造成使用上的不便。Power-Over-Skin技術能徹底擺脫電池的限制,讓裝置更加輕巧、方便,更能融入日常生活,促進穿戴式科技的發展。
Power-Over-Skin背後的科學原理
Power-Over-Skin的應用前景
Power-Over-Skin的優勢和劣勢
- 擺脫電池的限制,讓穿戴式裝置更輕巧、方便。
- 提升穿戴式裝置的使用便利性,更能融入日常生活。
- 促進健康監測和智慧穿戴等領域的發展。
- 目前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,能量傳輸效率和距離仍需提升。
- 安全性和輻射影響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。
- 大規模應用尚需克服技術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戰。
Power-Over-Skin的未來發展
常見問題QA
目前的研究尚未發現Power-Over-Skin技術會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。但研究人員仍需要進行更多研究,以評估其長期安全性和潛在風險。
Power-Over-Skin技術的普及需要克服技術、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戰。但隨著科技的進步,未來Power-Over-Skin技術有望逐漸普及,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。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