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黃仁勳的NVLink Fusion:開放生態還是鞏固護城河?深度解析NVIDIA的AI戰略
在Computex 2025上,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發表了NVLink Fusion,這項技術授權合作夥伴使用NVIDIA的私有互連技術。這看似開放的舉動,實則引發了關於NVIDIA AI生態系統策略的深入思考:這究竟是與更多夥伴共享AI盛宴,還是更深地挖掘護城河,以應對來自UALink聯盟的競爭?
NVLink Fusion的核心:一張進入NVIDIA AI運算的門票
NVLink Fusion實際上是一張進入NVIDIA AI運算世界的門票。持有這張門票的合作廠商,可以在自家產品中整合NVIDIA的硬體元件,並利用NVIDIA提供的軟體資源,例如CUDA架構。這使得合作夥伴能夠開發與NVIDIA GPU、互連技術高度整合的運算系統,從而提升AI運算效能。
目前,Alchip(世芯電子)、AsteraLabs、Marvell、聯發科(Mediatek)、Fujitsu、Qualcomm、Cadence、Synopsys等廠商已加入NVLink Fusion陣營,並正在規劃客製化AI運算系統。
UALink聯盟:NVIDIA的潛在威脅
另一方面,AMD、Broadcom、Cisco、Google、HPE、Intel、Meta、Microsoft等廠商組成了UALink聯盟(Ultra Accelerator Link Consortium),旨在建立一個開放的互連標準,最多可連接1024組GPU、ASIC等AI運算加速器,並具備高速、低延遲的特性。UALink的目標是打破NVIDIA在AI運算領域的壟斷地位。
相關實例
例如,Fujitsu計劃將下一代FUJITSU-MONAKA CPU(採用Arm架構和2nm製程)連接至NVIDIA GPU,以推動AI演進。 Qualcomm則表示,其客製化CPU技術與NVIDIA的AI平台相結合,能為資料中心基礎架構帶來強大高效的智慧。
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分析
NVLink Fusion的優勢在於,它允許合作夥伴靈活運用NVIDIA的軟硬體資源,實現1+1大於2的功效。然而,NVIDIA尚未開放直接在第三方運算單元上執行CUDA架構程式,意味著合作夥伴仍需使用NVIDIA GPU才能使用CUDA架構豐富的軟體資源。這限制了合作夥伴的自由度,也體現了NVIDIA對CUDA生態系統的控制。
深入分析前景與未來動向
NVIDIA選擇推出半客製化的NVLink Fusion方案,而不是直接加入UALink聯盟,原因可能是NVIDIA認為CUDA需要高度最佳化的硬體環境才能確保效能。但同時,這也可能表明NVIDIA不希望完全開放NVLink,或讓UALink取而代之。 NVLink Fusion最終是與更多夥伴共享AI盛宴,還是更深地挖掘護城河,還有待時間來證明。
常見問題QA
NVLink Fusion並非完全開放。合作夥伴仍然需要在其運算系統中置入NVIDIA GPU或對應單元,才能使用CUDA架構的軟體資源。
NVLink Fusion是NVIDIA私有的互連技術,由NVIDIA控制。UALink聯盟則是一個開放的互連標準,旨在打破NVIDIA在AI運算領域的壟斷。
NVLink Fusion的未來發展取決於NVIDIA的策略以及市場的反應。如果NVIDIA能夠持續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軟硬體資源,並與合作夥伴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,NVLink Fusion有望在AI運算領域佔據重要地位。但如果UALink聯盟能夠成功推廣其開放標準,NVIDIA的地位可能會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