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隨著人工智慧(AI)的蓬勃發展,高效能晶片的需求也隨之激增。然而,近年來全球晶片供應鏈因地緣政治因素而面臨著嚴峻挑戰,使得全球晶片供應情況更加複雜。其中,Nvidia 晶片的出口動態更成為市場焦點。近日,馬來西亞單月進口 Nvidia GPU 數額創下新高,引發市場高度關注,更引發對於 Nvidia 是否利用馬來西亞作為晶片繞道出口的疑慮。
馬來西亞成 Nvidia 晶片進口新樞紐?
根據台灣政府官方資料顯示,馬來西亞今年 4 月 GPU 進口金額突破 27.4 億美元,創下單月新高。若進一步拆解每月數據,更可見增幅幾乎呈爆炸性成長。值得注意的是,馬來西亞進口的 GPU 多來自 Nvidia,該公司第一季營收中,馬來西亞單季進口金額就高達 53.3 億美元,等同於 Nvidia 營收的 13%。
Nvidia 資訊透明度引發質疑
Nvidia 並未公開馬來西亞的實際出貨量,僅揭露帳單所在地。此舉引發市場對於 Nvidia 資訊透明度的質疑,更可能讓美國監管機構進一步審視其報表與出貨政策。
美國晶片出口管制影響
在美國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加強的背景下,馬來西亞成為 Nvidia 晶片進口新樞紐的現象,更引發外界對於 Nvidia 是否利用馬來西亞進行「中轉」以規避出口管制的疑慮。
馬來西亞在全球 AI 晶片供應鏈的戰略地位
馬來西亞的 GPU 進口規模與高度集中的供應來源,已足以讓該國成為全球 AI 晶片供應鏈的戰略要角。然而,Nvidia 的「依帳單地點列示地理營收」報告方式,也讓該公司身處地緣政治與財報規範間的灰色地帶。
Nvidia 應對措施
面對市場的質疑,Nvidia 應積極回應,公開透明地說明其出貨策略與財務報告方式,以提升市場信心,避免進一步受到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。
未來展望
馬來西亞的「中轉角色」是否會成為全球晶片供應鏈的新趨勢,值得進一步觀察。未來,美國對於晶片出口管制政策將會持續影響全球晶片供應鏈,而 Nvidia 的出口策略也將會面臨更多挑戰。
常見問題QA
A: 這意味著馬來西亞可能成為 Nvidia 晶片的轉運中心,也可能暗示 Nvidia 正在嘗試避開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。
A: 這種作法可能會被視為缺乏透明度,也可能讓美國監管機構懷疑 Nvidia 的出貨策略。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