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社群媒體巨擘Meta(前身為Facebook)長期以來飽受質疑,指控其利用用戶手機麥克風進行監聽,藉此投放精準廣告。儘管Meta多次否認,但相關傳言仍甚囂塵上。如今,Instagram負責人Adam Mosseri再次出面闢謠,強調公司並未使用麥克風監聽用戶。然而,隨著Meta積極擁抱AI技術,未來即使不依賴麥克風,也能透過分析用戶在AI產品上的互動數據,實現更精準的廣告投放。這是否意味著,我們將在更隱蔽、更難以察覺的方式下,被「監聽」與「分析」?這無疑引發了人們對於個人隱私的深切擔憂。
Meta再次否認麥克風監聽傳言:這次是真的嗎?
Mosseri公開表示,Instagram並未透過麥克風監聽用戶的對話內容,以投放相關廣告。他強調,許多人難以置信廣告的精準度,甚至連他的妻子也曾提出質疑。
早在2016年,Meta就曾公開聲明,否認使用手機麥克風來決定廣告投放或內容顯示。前執行長Mark Zuckerberg也曾於國會作證時,再次否認相關指控。
許多用戶都有過類似經驗:僅在腦海中閃過某個念頭,或與朋友私下談論某項產品,隨後便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相關廣告。這種巧合讓人們懷疑Meta是否在秘密監聽。
AI數據的新時代:不需麥克風也能「監聽」?
諷刺的是,Mosseri的闢謠聲明,恰好與Meta即將利用AI互動數據投放廣告的消息同時發布。這意味著,即使Meta不再依賴麥克風,也能透過分析用戶在AI產品上的互動行為,更精準地預測其興趣和需求,進而投放高度相關的廣告。這種方式更加隱蔽,也更難以追蹤。
相關實例
想像一下,你使用Meta的AI聊天機器人詢問旅遊建議,提及了對義大利美食和古蹟的興趣。幾天後,你的Instagram上開始出現大量義大利旅遊廣告、美食推薦,以及羅馬競技場、比薩斜塔等景點的介紹。即使你從未在Instagram上搜尋過相關資訊,Meta也能透過AI聊天記錄,推斷出你的喜好,並精準投放廣告。
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分析
優勢: 對於廣告商而言,AI數據分析能帶來更精準的廣告投放,提高廣告效益。對於用戶而言,可能看到更符合個人興趣的內容,提升使用體驗。
劣勢: 隱私權的疑慮。在沒有明確告知的情況下,用戶可能不知道自己的AI互動數據正在被用於廣告投放。這種隱蔽性可能導致用戶感到不安,甚至產生被監視的感覺。此外,過度精準的廣告投放,也可能使用戶陷入「過濾氣泡」之中,限制接觸不同觀點的機會。
深入分析前景與未來動向
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,數據收集和分析的方式將更加多元和複雜。未來,Meta或其他科技公司可能會利用更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來收集數據,進而影響我們的網路體驗。如何平衡科技發展與個人隱私保護,將是未來社群媒體發展的重要課題。政府監管、企業自律,以及用戶的 সচেতনता,都將扮演關鍵角色。
常見問題QA
A: 根據Meta官方說法,目前沒有使用麥克風監聽用戶。
A: 使用AI產品可能導致您的互動數據被收集和分析,進而影響廣告投放。
相關連結:
siuleeboss – 為您提供一站式的有用AI資訊、食譜和數位教學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