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Google 近日宣稱其 Gemini AI 在處理文字提示時,僅消耗極少量的水資源,大約每次查詢只消耗 5 滴水,此說法一出,立刻引發了業界專家的廣泛質疑。這項聲明的背後,隱藏著對環境影響數據的刻意隱瞞,使得原本旨在提升透明度的研究,反而受到了更多批評。AI 技術的環境足跡日益受到重視,Google 的這項聲明無疑加劇了人們對其真實影響的擔憂。
Gemini AI 耗水量的爭議點
Google 的研究報告指出,Gemini 每次中位數文字提示約消耗 0.26 毫升的水和 0.24 瓦時的電力,並產生約 0.03 克的二氧化碳排放。然而,專家們認為 Google 刻意忽略了間接用水,僅計算數據中心冷卻系統直接使用的水資源,而未計算發電廠為數據中心供電時所需的冷卻用水。
間接用水:被忽略的環境成本
數據中心消耗的水資源大部分與電力消耗相關。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 Shaolei Ren 教授指出,Google 在研究中完全忽略這個因素,並將自己的數據與考慮直接和間接用水的其他研究進行比較,這是一種誤導行為。發電廠需要大量的水來冷卻,而 AI 數據中心的高耗能意味著更高的間接用水量。
相關實例:數據中心的驚人耗能
國際能源署預測,未來 5 年 AI 相關能源需求將增加一倍,達到每年 945 太瓦時,相當於日本全國電力消耗。MIT 的研究顯示,新數據中心能耗介於 100 至 1,000 兆瓦之間,相當於為 80,000 至 800,000 個家庭供電。這些數據突顯了 AI 技術背後隱藏的巨大能源和水資源消耗。
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分析:透明度與誤導並存
優勢: Google 表示希望通過公布詳細方法論來提升 AI 環境影響的透明度,並為評估環境影響建立更標準化的指標。技術論文中強調,他們的分析超越以往研究,將閒置機器耗能和數據中心支援基礎設施(如冷卻系統)都納入考量。
劣勢: 專家批評 Google 的研究具有誤導性,因為它完全忽略了間接用水,並可能向世界傳遞錯誤訊息。這種片面的數據披露可能會掩蓋 AI 技術的真實環境影響,阻礙公眾的知情權。
深入分析前景與未來動向:更嚴格的監管與技術創新
隨著 AI 技術的廣泛應用,其環境影響勢必會受到更嚴格的關注。未來可能會出現相關法規,要求企業披露其 AI 工具的能源或水資源消耗量。同時,技術創新也將在降低 AI 的環境足跡方面發揮關鍵作用,例如開發更節能的算法、採用更高效的數據中心冷卻技術、以及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。
常見問題QA
A: 雖然 Google 的數據顯示直接用水量很低,但專家指出其研究忽略了間接用水,因此真實耗水量可能遠高於 5 滴水。
A: 數據中心需要大量的電力供應,而發電廠通常需要大量的水來冷卻,因此間接用水是 AI 數據中心環境足跡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A: 可以通過技術創新、更嚴格的監管、以及企業更透明的數據披露來降低 AI 的環境足跡。
“`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