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串流媒體平台 Deezer 正積極應對人工智慧 (AI) 生成音樂所帶來的挑戰,並率先採取行動。Deezer 近期宣布將開始標記包含 AI 生成曲目的專輯,以打擊日益猖獗的串流詐欺行為。這項措施不僅旨在保護音樂產業的權益,也希望讓聽眾能更清楚地區分由人類創作和 AI 產生的音樂,建立更透明的音樂生態。
Deezer 如何標記 AI 生成音樂,力抗串流詐欺?
Deezer 報告指出,每天上傳的音樂中,約有 18% 是完全由 AI 生成的,數量超過 20,000 首。雖然這些歌曲不一定會爆紅,但 Deezer 發現其中約 70% 的串流量是假的,目的是為了詐取版稅。因此,Deezer 決定明確標記 AI 生成曲目,並將其從編輯精選歌單和演算法推薦中移除,同時過濾掉欺詐性串流,以確保版稅支付的公平性。
Deezer 運用其 AI 偵測技術,這項技術已於 2024 年 12 月申請了兩項專利。這項技術旨在偵測「獨特簽名」,區分合成內容和真實內容。透過這種方式,Deezer 能夠準確識別 AI 生成的音樂,並在平台上進行標記。
其他串流平台是否也面臨相同的挑戰?
Deezer 認為,AI 生成音樂的問題是整個音樂產業都必須面對的挑戰。雖然目前 AI 生成歌曲僅佔平台串流量的 0.5%,但成長速度非常快。因此,其他串流平台也可能面臨類似的詐欺和版權問題。
相關實例
環球音樂集團 (Universal Music Group)、華納音樂集團 (Warner Music Group) 和索尼音樂娛樂 (Sony Music Entertainment) 等大型唱片公司,據報導正在與 AI 新創公司 Udio 和 Suno 洽談授權協議。這些新創公司先前因版權侵權問題遭到起訴,若能達成協議,將有助於解決法律糾紛。這也顯示了音樂產業對於 AI 生成音樂的版權問題日益重視。
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分析
Deezer 標記 AI 生成音樂的優勢在於,能提高音樂產業的透明度,讓聽眾更清楚地了解他們所聽的音樂的來源。此外,也能保護藝術家和詞曲作者的權益,避免他們的創作被 AI 無授權使用。然而,劣勢可能在於,標記過程需要精確的 AI 偵測技術,而且可能會誤判某些音樂。此外,如果其他串流平台不採取類似措施,Deezer 的努力可能效果有限。
深入分析前景與未來動向
隨著 AI 技術不斷發展,AI 生成音樂的品質和數量預計將會持續提升。因此,串流平台需要持續改進其 AI 偵測技術,並與音樂產業合作,制定更完善的版權保護機制。未來,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串流平台採用類似 Deezer 的做法,標記 AI 生成音樂,並積極打擊串流詐欺行為。
常見問題 QA
Deezer 會在專輯上明確標記包含 AI 生成曲目的歌曲。
Deezer 會過濾掉欺詐性串流,以確保版稅支付的公平性,保護藝術家的權益。
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平台是否會採取類似措施,但隨著 AI 生成音樂的普及,預計將會有更多平台重視此議題。
“`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