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人工智慧(AI)的快速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社會和經濟。然而,這場科技革命帶來的並非全然是進步的景象。越來越多的擔憂浮出水面,指向一個令人不安的可能性:AI紅利是否只會落入少數富人之手?更甚者,如果AI導致大規模失業,即使是富人也難以倖免於難?本文將深入探討AI對就業市場、貧富差距以及整體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,並分析在極端情況下,富人是否真的能夠獨善其身。
AI威脅下的職場:誰將首當其衝?
微軟的研究指出,AI對不同職業的威脅程度各不相同。坐在辦公室裡,主要依靠電腦完成工作的白領階級,反而是最容易被AI取代的群體。翻譯、歷史學家、銷售代表、作家、客服代表等職業,由於其工作內容的某些部分可以被AI高效執行,因此面臨較高的失業風險。另一方面,需要體力勞動和具備特殊技能的藍領職業,如重型機械操作員、管家、屋頂工、按摩師和洗碗工,受AI影響較小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AI並非要完全取代這些職業的所有工作內容,而是要取代其中的某些任務,例如數據處理、信息搜索等。
失業率飆升:經濟崩潰的警訊?
生成式AI的興起,在短期內很可能導致失業率的快速上升。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因AI而裁員,2025年就有將近8萬人因此失業。分析師認為,如果失業率超過25%,達到2,000~3,000萬人,大眾消費需求將會崩潰,稅收減少,債務膨脹,政治不穩定性上升,進而引發系統性的經濟崩潰。這種大規模失業潮可能在十年內發生,如果不加以解決,將對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。
令人擔憂的貧富差距擴大:AI加速財富轉移?
在AI快速發展的過程中,貧富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擴大。目前,美國最富有的10%家庭擁有美國約九成的股票,以及新創公司、資料中心、基礎設施、土地以及越來越多的機器人。他們將從AI的發展中獲得巨大的利益,財富以每年10%的速度增長。而其他90%的人的財富可能會每年縮水1%。這意味著,在數字上,九成的人損失5兆美元,前10%的人卻賺180兆美元。高級服務將由自動化提供,人們購買機器人管家、AI導師、個人化醫療和AI豪宅。AI推動的財富繁榮,將支撐奢侈品需求、資產價格和一些服務業,但所有利潤都流向投資者,而人類勞動卻日益被淘汰。這將導致勞動階級失敗,資本階級勝利,帶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財富,從勞動階級轉移到資本階級。
中產階級的悲觀消失:經濟崩潰的前兆?
有人認為,AI創造了新的財富,因此富人會繼續消費支撐經濟。但問題是,資本不能像勞動力那樣消費。一位億萬富翁可能會買五輛特斯拉,而數百萬美國中產階級卻購買數百萬輛二手豐田汽車。沒有中產階級的經濟就像沒有燃料的火箭,富人經濟或許能憑藉勢頭持續上漲一段時間,但最終會停滯、傾斜、墜毀。到了一定時候,即使是富人也會感受到經濟衰退的寒意。
相關實例
以ATM為例,銀行櫃員以前一項核心任務被自動化,但隨著銀行以更低的成本開設更多分行,櫃員更專注於更有價值的任務,銀行櫃員數量反而增加。這個例子說明,技術進步不一定會導致失業,反而可能創造
相關連結:
siuleeboss – 為您提供一站式的有用AI資訊、食譜和數位教學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