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鴻海集團近年來積極轉型,從過去的iPhone組裝大廠,邁向AI伺服器、雲端與網路設備的領導者。這不僅是鴻海自身的蛻變,更是台灣科技產業轉型的縮影。這股轉型浪潮,代表台灣科技業正積極擺脫對單一產品的依賴,擁抱更多元的發展機會。
鴻海轉型:告別iPhone依賴,擁抱AI伺服器
過去鴻海的營收高度仰賴iPhone,但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趨緩,這種過度依賴被視為一大風險。因此,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自2019年上任以來,便積極布局AI伺服器、電動車與半導體等新興事業,尋求更多元的成長動能。
AI伺服器成為轉型關鍵
儘管電動車與晶片領域的布局尚未顯著貢獻營收,但鴻海在AI伺服器製造上已見成效。這要歸功於鴻海早在ChatGPT掀起AI風潮前便已投入資源,搶得先機,目前已是輝達(Nvidia)最大的伺服器製造商。2025年第二季,鴻海雲端與網路相關業務營收占比已超越消費性電子業務,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。
鴻海轉型成功的要素
鴻海早年的布局投資,使其得以與輝達等AI巨擘建立起寶貴的合作關係。目前鴻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一般用途伺服器及AI伺服器供應商之一,兩項業務的市佔率均直逼40%。鴻海預估第三季AI伺服器營收將年增超過170%,顯示其在AI伺服器市場的強勁成長動能。
相關實例:緯創與廣達的崛起
除了鴻海之外,輝達的其他合作夥伴也受益於AI伺服器的需求。緯創2025年前七個月營收年增92.7%,廣達成長65.6%,這些都顯示台灣科技業在AI伺服器領域的強勁競爭力。
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分析
優勢:台灣擁有完整的科技供應鏈和與美國科技巨頭長期合作的經驗,使其能迅速轉向AI伺服器市場。台灣約占全球伺服器出貨量80%,AI伺服器更超過90%。
劣勢:過度集中在伺服器硬體製造,可能面臨價格競爭壓力,以及未來AI技術發展趨勢變化帶來的風險。
深入分析前景與未來動向
AI伺服器的轉移對台灣科技產業來說是個好消息,但台灣廠商也需要不斷提升技術能力,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。除了硬體製造之外,台灣廠商也應該積極投入AI軟體和應用開發,才能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。
常見問題QA
A: 雖然鴻海積極發展新興事業,但iPhone業務仍然是其重要的營收來源。轉型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對單一產品的依賴,並尋求更多元的成長機會。
A: 台灣擁有完整的科技供應鏈和與美國科技巨頭長期合作的經驗,使其能迅速轉向AI伺服器市場。
A: 鴻海預估第三季AI伺服器營收將年增超過170%,顯示其在AI伺服器市場的強勁成長動能。未來,鴻海將持續擴大AI伺服器業務,並積極投入AI相關技術的研發。
“`
相關連結:
siuleeboss – 為您提供一站式的有用AI資訊、食譜和數位教學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