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博通800G AI乙太網NIC引領Scale-Up革新!2025 OCP高峰會揭示驚人趨勢
在2025年OCP全球高峰會上,乙太網技術被視為實現Scale-Up的關鍵,而博通率先推出業界首款800G AI乙太網NIC,預示著AI和資料中心網路架構的重大轉變。本文將深入探討乙太網在Scale-Up中的作用,以及博通的創新技術如何推動AI發展。
乙太網:Scale-Up的意外救星
Scale-Up是指確保當多顆XPU協同工作時,一顆XPU上的HBM能被其他XPU存取。 隨著AI模型的複雜性日益增加,單一XPU的運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。因此,將多個XPU連接起來,形成一個協同運算的系統至關重要。Scale-Up的效率直接影響AI訓練和推理的速度,對AI發展至關重要。
博通強調乙太網具有開放性、互通性和可組合性。這意味著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設計網路架構,而不受專有技術的限制。此外,乙太網的韌性以及相對較低的成本,使其成為Scale-Up、Scale-Out甚至跨資料中心擴展的理想選擇。
博通800G AI乙太網路NIC的革命性意義
博通推出的800G AI乙太網NIC是業界首款真正的800Gb NIC產品,支援8x100G和4x200G兩種外型規格,並符合Ultra Ethernet標準。它專注於強化RDMA技術,包含多封裝傳輸、亂序資料放置和選擇性重試等特性,對於建構大規模GPU叢集至關重要。最重要的是,這款產品可與任何品牌的乙太網交換器、纜線和XPU搭配使用,提供極大的靈活性。
乙太網的優勢和劣勢分析
優勢:
- 開放標準: 乙太網的開放性允許各公司按自身需求進行設計和擴展,避免被單一供應商鎖定。
- 成本效益: 相較於其他專有技術,乙太網的建置和維護成本更低。
- 互通性: 乙太網的互通性使其能夠與不同廠商的設備無縫連接,降低整合難度。
- 低延遲: 乙太網能夠建構全球最低延遲的互連網路,提升AI應用效能。
劣勢:
- 複雜性: 雖然乙太網標準開放,但大規模網路的設計和管理仍然具有一定的複雜性。
- 頻寬挑戰: 隨著AI模型越來越大,對網路頻寬的需求也越來越高,需要不斷提升乙太網的頻寬能力。
深入分析前景與未來動向
隨著AI的持續發展,對高性能、低延遲網路的需求將持續增長。乙太網作為一種成熟且不斷演進的技術,將在AI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