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AI發展令人擔憂?驚人的耗電量將加劇全球資源緊繃
人工智慧(AI)的快速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世界,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:AI對能源和資源的需求正迅速攀升,可能對全球環境產生重大影響。本文將深入探討AI發展背後的能源消耗問題,以及它對全球資源、半導體供應鏈和環境的潛在影響,帶您了解AI發展的陰暗面。
AI驚人的耗電需求:一個國家級的挑戰
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提出在2033年前打造250GW計算能力的驚人計畫,這相當於一個國家的用電需求,例如印度。這項計畫如果實現,其碳排放量將超過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兩倍,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級排放源。
支撐如此龐大的運算能力需要6000萬顆GPU,若以兩年一換代的經濟壽命計算,OpenAI每年必須採購3000萬顆GPU才能維持運作。這對全球晶片供應鏈將造成巨大的壓力。
極高的電力密度和運轉負載使得AI訓練與推論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能源消耗來源之一。這也促使雲端服務供應商(CSP)大規模擴建AI資料中心。
資料中心:悄然孵化的「耗電怪獸」
Microsoft Azure、Amazon AWS與Google Cloud等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擴建資料中心。業界預期這些CSP在未來十年將與鋼鐵、水泥與煉油產業並列全球主要耗電者。
AI伺服器全年無休,以推論與訓練為核心的運算模式,使得資料中心用電曲線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陡峭成長。
資料中心規模暴增使得大量冷卻用水與設備能耗拉高城市負荷,也造成局部電網品質下降與電價波動。一些國家已經開始限制資料中心的用電。
半導體供應鏈:資源壓力倍增
AI晶片需求的爆炸式成長促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啟動更多廠房,例如台積電與三星的先進製程基地。
台積電Fab 25單廠的用電量至少需要1GW,可支撐約75萬戶台灣家庭;每日用水量約10萬公噸,相當於近20萬名台中市民的日常用水。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