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李飛飛,被譽為「AI 教母」,在近期巴黎 AI 行動峰會上,發表演講,呼籲建立一個整體性的 AI 治理框架,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。她認為,未來 AI 發展必須從大語言模型轉向「大世界模型」,打造空間智慧,才能實現更無縫的人機協作。本文將深入探討李飛飛的觀點,分析大世界模型的潛力和挑戰。
李飛飛的 AI 監管主張:務實與平衡
李飛飛強調,AI 目前在某些任務上展現強大能力,但遠非具有意識、意圖或自由意志的智慧體。監管應採取務實進路,避免受到聳動辯論的誤導。
李飛飛主張,AI 仍處於發展初期,應扶植創新,但防止濫用。例如,AI 輔助醫療診斷可以帶來龐大效益,但應盡可能排除偏見影響。
李飛飛呼籲,為開源社群及學界擴大取得模型與算力等資源,避免抑制創新。她認為,學界擁有高品質的教育培訓能力,企業也才有足以貢獻所長的人才來源。
空間智慧的突破:從大語言模型轉向大世界模型
空間智慧:AI 未來的發展方向
空間智慧是 AI 系統能夠掌握立體世界的智慧。擁有空間智慧的機器,可以感知、理解環境,對空間與其中的事物進行推理,並與世界互動。
李飛飛認為,視覺能力在人類理解世界的過程中,扮演更基礎的角色。人類透過經驗與例證理解世界,而非語言文字。
李飛飛將空間智慧與牛津大學動物學家派克的「光開關理論」連結,認為視覺的出現,可能是觸發寒武紀大爆發的「開關」。
大世界模型:AI 界的「下一件大事」
大世界模型也稱為世界模擬器,其概念源自人類對世界發展出的一種心智模型。透過感官獲取關於世界的資訊,人腦產生對世界的抽象再現,並形成對世界更具體的理解。透過世界模型,人類也得以對世界狀態進行預測。
李飛飛認為,需要透過空間智慧,打造出可以理解並做出行動的大世界模型。現實世界是立體的,且遠比語言文字更加複雜。
李飛飛相信,賦予機器「空間智慧」,將能啟動無數應用,包括家居、照護、醫療以及擴增實境。
World Labs 的嘗試:從 2D 邁向 3D
World Labs 的創新:從單一影像生成 3D 世界
World Labs 的目標是打造空間智慧,並開發出可以從單一影像生成 3D 世界的 AI 系統。
World Labs 成功融資 2.3 億美元,估值突破十億美元。他們發表的 AI 系統可以生成穩定且符合基本幾何與物理規則的 3D 世界。
World Labs 的核心技術預計將對遊戲、電影與設計等產業帶來最直接的影響。
大世界模型的挑戰與潛力
大世界模型的潛力與挑戰: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