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 AI 時代,資料被視為「黑金」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各產業的 AI 應用都需要大量且高品質的資料作為訓練基礎。為此,台灣數位發展部正積極推動資料開放與共享,並制定相關法規,以建立完善的資料生態系,促進 AI 發展與應用。
台灣 AI 發展的關鍵:資料創新利用
台灣推動開放資料多年,但產業資料庫等共享資料的品質良莠不齊。數發部擬定的「AI-Ready Data 指引」旨在提升資料品質,讓資料更易於被 AI 模型運用,加速 AI 發展。指引將包含資料標準、格式等內容,參考國際標準,引導公部門和產業界提升資料品質。
該草案旨在促進資料開放、共享、再利用,並建立資料創新實驗環境,鼓勵公務機關開放資料供 AI 研究。草案也針對資料收費方式提出規範,以市場機制為主,鼓勵業者提供資料並制定定價策略。
資料開放的利弊分析
資料開放能促進 AI 應用、提升產業競爭力、創造更多創新應用。開放資料也能提升政府透明度,增進公民參與。
資料開放也存在隱私保護、資料安全、商業機密等問題。政府需要在資料開放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,制定完善的規範,避免資料被濫用。
台灣資料開放的未來展望
台灣資料開放的未來發展將圍繞著資料品質提升、資料安全保障、資料應用創新等方面。政府將持續推動資料開放,建立完善的資料生態系,並積極與國際接軌,讓台灣在 AI 時代佔據領先地位。
台灣在資料開放的過程中,需要面對資料品質、安全、隱私等方面的挑戰,但也同時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會。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努力,建立良好的資料治理機制,才能充分發揮資料的價值,推動 AI 產業的蓬勃發展。
常見問題QA
AI-Ready Data 指的是可以有效率地讓 AI 快速運用的高品質資料,符合 AI 模型的訓練需求。
目前草案仍在研擬階段,預計今年會提出「AI-Ready Data 詮釋資料框架指標」指引,並持續徵詢各界意見。
政府會嚴格審查開放資料的內容,並制定相關法規,保護個人隱私,避免資料被濫用。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