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嘉伺服器創新之路:從AI硬體到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大揭秘

Featured Image
技嘉自 2000 年起就在伺服器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,並於 2012 年開始專注於當時尚未成為主流的人工智慧(AI)技術。技嘉進一步專注於 GPU 伺服器的研發,並且研究了 Arm 架構產品,並加入了開放運算計畫(Open Compute Project,OCP)。如今,技嘉伺服器與 NVIDIA、AMD、Intel、Ampere 等大廠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,提供全面的產品和解決方案,以滿足客戶的需求。

全球伺服器市場每年出貨超過一千萬台,而採用 NVIDIA 高規格 HGX 伺服器的出貨數量相對較少。儘管如此,這些高規格伺服器的用電量仍然佔據了整體伺服器市場的 15%~20%。大型企業仍然願意投資這些高規格伺服器,而中小型企業也開始進入 AI 領域,但對於如何應用 AI 技術還不太了解。因此,他們開始制定自己的 AI 目標,並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。

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最近舉辦了名為「AI 伺服器串聯供應鏈商機」的研討會,技嘉旗下的技鋼科技台灣區產品行銷經理王昭力在會上分享了技嘉 GPU 伺服器的兩大硬體差異。

首先,技嘉伺服器可以在最小的空間內進行散熱,平均而言,與競爭產品相比,減少了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空間佔用。其次,技嘉伺服器利用機構設計實現更高的 GPU 密度,這對於提高算力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。技嘉致力於幫助客戶在最小的空間內部署 GPU。

在資料中心建設方面,王昭力透露,技嘉將在台北國際電腦展(COMPUTEX 2024)上展示機架級解決方案 GIGA POD,台灣的企業可以從中學習到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方法,並根據自身業務需求和未來發展需求來配置伺服器。

從核心到端點,技嘉提供了多種解決方案,包括資料中心、大型機房、小型機房甚至終端 AI PC 等。這些解決方案由技嘉在台灣的團隊研發、生產和提供售後服務。

科技新知,時時更新。
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