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鴻海 14 日法說會,將聚焦美中關稅戰帶來的影響,以及蘋果供應鏈布局的最新動態。這是投資者和產業觀察家密切關注的焦點,因為它反映了全球科技產業的競爭格局和未來發展方向。本篇文章將深入解析鴻海法說會的重點,以及美中關稅戰對科技產業的影響。
鴻海法說會:關稅變數與蘋果供應鏈
美中貿易戰的關稅變數,一直是鴻海營運的重大挑戰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,集團已提前布局全球,分散地緣風險,並尋求與客戶更緊密合作,共同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。
鴻海積極分散生產基地,減少依賴單一地區。目前鴻海在全球 24 個國家地區設有 233 個廠區和辦公室,並持續在台灣、美國、墨西哥、東南亞和中國大陸等地擴充產能。
隨著美中關稅戰升級,蘋果加速將製造業務移出中國,鴻海也在印度與蘋果客戶積極擴建 iPhone 產能。預計今年底前,印度生產 iPhone 占蘋果 iPhone 整體組裝比重將提升至 15% 至 20%。
美中關稅戰對科技產業的影響
關稅戰導致半導體和零組件產業的成本增加,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。這也迫使科技公司調整生產策略,尋找新的供應商和生產基地。
關稅戰的長期影響可能會減緩科技公司的研發和創新速度。由於企業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應對關稅和貿易壁壘,可能導致研發預算減少,不利於技術進步。
鴻海的未來發展方向
鴻海持續看好 AI 產品和電動車事業,將其視為集團未來發展的雙主軸。鴻海積極布局 AI 伺服器產能,並持續研發邊緣運算和液冷技術。在電動車方面,鴻海的 Model B 跨界休旅車即將量產,並與三菱汽車合作開發電動車。
鴻海將持續深化全球布局,並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,共同應對關稅戰和市場競爭。鴻海也將繼續探索新的技術和市場機會,以維持競爭優勢。
常見問題QA
鴻海透過分散生產基地、尋求客戶合作,以及積極研發新技術等策略來應對關稅戰,維持競爭力。
鴻海在 AI 伺服器和電動車事業方面擁有堅實的技術基礎和市場優勢,預計未來發展前景良好。
美中關稅戰影響全球科技產業的供應鏈、研發和創新,並可能導致產業格局的重塑。
相關連結:
siuleeboss – 為您提供一站式的有用AI資訊、食譜和數位教學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