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革命性生物處理器:瑞士FinalSpark創建首個線上神經平台」

Featured Image
近日瑞士生物運算新創公司FinalSpark推出名為「Neuroplatform」的線上平台,這是一個號稱世界上首個提供體外生物神經元存取的線上平台。FinalSpark指出,這個神經平台能夠學習和處理資訊,並且由於耗電量低,可以減少運算對環境的影響。

Neuroplatform運算平台依賴「Wetware」(濕軟體/濕件)架構,即硬體、軟體和生物學的混合體。這個平台可以遠距訪問16個「類腦器官」組織,這些組織並不是真正的人腦。在過去的「類腦器官」實驗中,科學家會使用人類幹細胞,先分化成腦細胞,再培養成類似人腦結構的組織。

Neuroplatform由16個「類腦器官」組成,其中每4個使用多電極陣列(MEA)來容納活體組織,即腦組織的3D細胞團。換言之,每個MEA可以容納四個有機體,總共使用8個電極連接,用於刺激和記錄。數據會透過數位模擬轉換器來回傳輸,而MEA微流體生命支援系統和監控鏡頭為這些關鍵結構設計特徵提供支援。

用戶可以使用自定義的GUI或Python程式碼,對這些類腦器官組成的MEA進行互動,例如輸入數據變數,並讀取和解釋處理器的輸出。FinalSpark在最近一篇論文中指出,訓練一個GPT-3的LLM模型耗電約10GWh,比歐洲民眾平均一年的能耗高約6,000倍。然而,在成功部署生物處理器後,這種能源消耗將大幅減少,「耗電量比傳統數位處理器低100萬倍」。

一般來說,矽晶片可以使用數年、甚至數十年。FinalSpark指出,最初公司的MEA只能持續幾小時,但逐步改進後,目前類腦器官的壽命約為100天,只適合運行幾個月的實驗。FinalSpark已開放遠距運算平台的使用權給9間機構,以推動生物處理研究與開發。FinalSpark希望透過與這些機構的合作,製造世界上第一個活體處理器。目前已有36所大學對訪問神經平台感興趣,但要使用該平台,必須為每個使用者支付500美元的訂閱費用。

* [World’s first bioprocessor uses 16 human brain organoids for ‘a million times less power’ consumption than a digital](https://www.siliconrepublic.com/machines/human-brain-organoids-bioprocessor-finalspark)
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