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雲端革命:大科技股憑AI迎來賺錢潮,資本支出與回購齊飆

Featured Image
需要去除 AI 生成痕跡的文字:大型科技股是美國標普500成分企業的獲利成長主力,成長動能來自AI(人工智慧),最近陸續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財報,投資人將焦點集中在AI的資本支出及獲利進度,以及各執行長的長期展望。

雲端強 AWS營益增八成 根據《財訊》雙週刊報導,截至5月3日,除了在AI晶片市占率達九成的輝達,其他大科技股都公布財報。除了電動車殺價嚴重的特斯拉,科技股的獲利都優於預期,尤其原本提供雲端服務的企業,就站在AI應用的第一線。

首先是雲端服務龍頭亞馬遜,旗下AWS今年營收將跨越千億美元大關。「AWS確實達到了1千億美元年化收入的里程碑」,AWS執行長塞利普斯基(Adam Selipsky)宣布,生成式AI服務的巨大需求轉到雲端,令AWS第一季營收達250億美元、年增17%;營業利益達94億美元、年增84%。 AWS的營收僅占亞馬遜17%,但貢獻的營業利益占比高達62%,是名副其實的金雞母,也是華爾街最看好的成長動力。

亞馬遜財務長歐爾薩夫斯基(Brian Olsavsky)表示,客戶對AWS需求強烈,生成式AI代表著公司「數十億美元收入規模的業務」。除了雲端,亞馬遜第一季的廣告收入達118億美元、成長24%,今年已在Prime Video上投放廣告。雲端和廣告都和AI應用息息相關,也是資本支出的重點,亞馬遜今年的資本支出將比2023年的485億美元「顯著增加」,主要投資AWS;之前財務長也說過,未來幾年將花費1,500億美元建造資料中心。

投資猛 微軟、Meta狂砸錢 《財訊》雙週刊指出,以旗下Open AI帶動生成式AI的微軟,雲端服務緊追亞馬遜之後,包含Azure的智慧雲端部門第一季營收達267億美元,占公司43%營收,年成長21%;營業利益125億美元,年成長32%。其中Azure等雲端服務營收190億美元,年增31%,優於分析師預估的28.8%,當季成長率的7個百分點由AI貢獻,高於去年第四季的6個百分點,加上獲利成長高於營收成長,都顯示Azure獲利豐厚 ,且市占率還在成長。

因此微軟的資本支出由去年第四季的115億美元,升至今年第一季的140億美元,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31億美元。微軟財務長胡德表示,AI需求略高於公司的容量,微軟一直在增加資本支出,以獲得輝達的產品。

在雲端服務的市場,龍頭亞馬遜AWS市占31%,微軟Azure市占由2023年第二季的22%,升至第四季的24%,Google雲端市占率約持平在11%。今年第一季Google雲端的營收達95億美元、年增28.4%,營業利潤9億美元、年增371%,遠高於市場預期的6.7億美元,Alphabet(Google母公司)上季的資本支出達120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大增91%。

Meta執行長祖克柏早就虎視眈眈AI,推出大型語言模型Llama 3受到市場重視。Meta第一季營收年增27%、獲利年增116%。皆超越市場預期,不過祖克柏隨即表示,未來幾年公司的成本將「顯著」增長,從AI產品中獲得「大量收入」還需要時間,投資人原本期待Meta很快可以從AI獲利,當場被潑冷水,隔天股價大跌13%,市值蒸發1,700億美元。

雖然祖克柏保守的論點嚇到市場,大家也很快聽懂了弦外之音,從亞馬遜、微軟、Alphabet到Meta,單季的資本支出都高達百億美元以上,前三者在雲端的獲利都大幅增加,提高資本支出成為共識,從AI晶片到伺服器的硬體就不差,尤以獨占性高的輝達,業績能見度相當高。

現金多 蘋果庫藏股創新高 AI的進度以蘋果最神秘,5月2日公布財報,營收、獲利皆超過預期。第一季營收年減4%、獲利僅年減2%。執行長庫克預期本季將恢復成長,他在法說會罕見開金口,看好生成式AI的機會,正對該技術進行大量投資。庫克說蘋果的優勢包括,將硬體、軟體和服務結合的獨特模式;突破性的晶片;與領先行業的神經引擎等。

蘋果的AI戰略將在6月揭曉,其iPhone活躍用戶高達20億戶,且服務是僅次於iPhone的事業部,包括App、iCloud及影音流媒體,占營收26%,第一季的年成長率達14%,超過市場預期,庫克所說擅長軟硬體、服務整合,蘋果在AI必然不會缺席。

蘋果的優勢還有突破性的晶片,這和台積電有關,蘋果是台積電第一大客戶,手機及iPad等先進晶片都在台積電製作。外媒Wccftech報導,蘋果自己設計AI伺服器的晶片,使用台積電三奈米製程,預計2025年下半年量產。摩根士丹利證券報告指出,蘋果AI伺服器一直和鴻海合作,不管蘋果的伺服器晶片是自製還是輝達,台積電都是贏家,且蘋果從手機、電腦、平板到穿戴裝置,一旦絕地反攻,有利台積電。

台積電在4月18日法說,無論業績或者指引皆超過預期,總裁魏哲家說AI處理器今年成長超過1倍,占營收十位數低段百分比(low-teens),未來5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50%前進,2028年將占營收20%。台積電提到,幾乎所有AI創新者都和台積電合作,驗證各大科技巨頭都大幅拉高AI資本支出的趨勢。

根據《財訊》雙週刊報導,大科技公司的平台經濟,現金流充足,蘋果此次宣布史上最大的1,100億美元買回,相當於波克夏第一季底持股金額1,350億美元(當季已減持13%)的八成,而過去12個月已買回845億美元庫藏股,回饋股東不手軟。同期回購的亞軍是Alphabet的626億美元、Meta的345億美元、微軟的187億美元,完全無畏於高息、資金緊俏,不但大手筆資本支出、還能花大錢回購,難怪是成長型投資人的最愛。
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