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日本電信巨頭軟銀(Softbank)積極布局AI領域,計劃收購鴻海轉投資的夏普(Sharp)「堺工廠」,轉型為AI資料中心,此舉引發業界高度關注。軟銀預計將在該資料中心運行最先進的「自主AI」,並計劃從輝達(Nvidia)及「星際之門計畫」採購10萬顆GPU,預計投資金額將逼近1兆日圓。
軟銀打造亞洲最大AI資料中心,劍指自主AI時代
軟銀選擇堺工廠作為AI資料中心的原因主要有二:首先,堺工廠擁有龐大的空間和完善的基礎設施,可以滿足AI資料中心的運營需求;其次,堺工廠位於日本,能夠享受日本政府對AI產業的政策支持和人才資源。
軟銀計劃在堺工廠運行「自主AI」,而10萬顆GPU將被用於訓練和運行AI模型,這些AI模型將被應用於各種領域,例如自動駕駛、智慧醫療、智慧城市等。
「星際之門計畫」是由軟銀集團等公司共同設立的企業,目標是打造AI基礎設施,為AI產業提供算力支持。軟銀將從「星際之門計畫」採購部分GPU,顯示軟銀在AI領域的布局已不僅限於單一企業,而是面向整個AI產業鏈。
軟銀AI布局的背後邏輯
軟銀的AI野心:打造「自主AI」生態系
相關實例:其他科技巨頭的AI布局
AI資料中心建設的優勢與劣勢分析
展望未來:AI資料中心發展趨勢
常見問題QA
軟銀的AI資料中心建設將為日本AI產業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,吸引更多AI人才和企業投資,推動日本AI產業的發展。
AI資料中心建設會消耗大量的能源,因此需要採取措施降低能耗,例如使用節能設備、採用再生能源等。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