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美國出手防堵!擬擴大AI晶片出口管制,圍堵中國走後門
美國政府正研擬更嚴格的出口管制措施,目標鎖定馬來西亞和泰國,以防範先進的AI晶片經由這兩國轉運至中國,規避現行的出口禁令。這項舉措顯示美國持續收緊對中國取得高端AI運算能力的限制,但也可能對全球供應鏈及相關產業帶來影響。
美國擬擴大出口管制的原因
據報導,美國商務部初步草案要求,企業在向馬來西亞和泰國出口特定AI GPU前,必須取得出口許可。儘管細節仍在商議中,但這反映了美國對這兩國可能成為中國獲取高性能AI晶片管道的擔憂。
現有的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阻止先進AI晶片直接出口至中國。然而,透過第三方國家轉運,可能成為規避禁令的途徑。美國希望透過加強對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出口管制,堵住這一潛在漏洞。
由於許多美國科技巨頭在馬來西亞和泰國設有資料中心,新的管制措施在具體執行上需要仔細考量。可能的方案包括僅允許美國總部企業將AI晶片出口給其在當地設立的子公司,並限制使用範圍在公司內部。
對相關產業的影響
先前,新加坡被認為是NVIDIA晶片可能流入中國的轉運點之一。NVIDIA雖否認其GPU最終流向中國,但承認無法掌握晶片的最終用途地點。
儘管馬來西亞並非NVIDIA的主要營收來源地,但近年來已成為大量從台灣進口的運算設備和零組件的主要目的地。此外,該國也被用來規避美國對中國製商品的進口關稅,這也可能是美國商務部擔憂的原因之一。
泰國也被懷疑是NVIDIA GPU走私至中國的樞紐之一,但缺乏正式資料支持。
相關實例
新加坡曾因被質疑是AI晶片流入中國的管道而受到關注。這凸顯了透過第三方國家轉運晶片的風險。
馬來西亞被用來規避美國對中國製商品的進口關稅,顯示貿易管制上的複雜性。
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分析
深入分析前景與未來動向
這些措施預計將納入「人工智慧擴散規則」的政策框架中。
美國對AI晶片的出口管制可能會持續收緊,並可能擴大到更多國家和地區。這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、AI應用以及國際貿易關係產生深遠影響。
常見問題QA
A: 具體生效日期尚未公布,目前仍在草案階段。
A: 主要影響向馬來西亞和泰國出口AI GPU的企業,特別是NVIDIA等晶片製造商。
A: AI晶片在軍事、情報和經濟發展等領域具有重要戰略價值,美國希望確保其技術優勢,並防止潛在的敵對國家利用這些技術。
相關連結: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