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`html
人工智慧(AI)時代來臨,算力成為各國競爭的關鍵資源。台灣為加速AI發展,國科會國網中心積極部署算力基礎建設。在晶創台灣方案的支持下,AI超級電腦算力將新增100 Petaflops (PF),預計年底建置完成。這項升級不僅強化了台灣的AI研發能力,也為半導體產業及其他智慧應用帶來了更多可能性。 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計畫的意義與影響。
晶創AI超級電腦算力擴增計畫
Petaflops (PF) 是衡量電腦運算速度的單位,代表每秒執行一千兆次浮點運算。算力越高,電腦處理複雜AI模型、巨量數據分析等任務的能力就越強。此次晶創方案新增100PF算力,意味著台灣AI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將大幅提升,能更快、更有效地支援各種AI應用。這對於台灣在AI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,可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。
台灣AI算力發展現況
目前國網中心擁有四台超級電腦,包括以CPU為主的台灣杉三號和創進一號,以及以GPU為主的台灣杉二號和新一代AI超級電腦Nano 5。Nano 5是晶創台灣方案下的產物,算力已達16PF,專注於半導體產業的AI應用。此次擴增計畫將進一步提升Nano 5的算力,預計未來晶創方案超級電腦總算力將達到280PF。
半導體產業的AI應用
強大的算力對半導體產業至關重要,可應用於加速晶片設計與驗證、AI與半導體技術整合、半導體製造數據分析、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技術、晶圓製造與智慧工廠應用等方面。透過AI超級電腦的協助,半導體業者能更快速地開發新產品、優化生產流程、提高良率,進而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力。
大南方新矽谷計畫
除了晶創方案外,國科會還計畫在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下,於南台灣建置新的超級電腦,預計於115年至118年間完成。這台超級電腦將提供200PF的算力資源,支援南部AI產業發展,並提供30%的運算資源給新創團隊和企業使用,加速智慧應用落地。
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分析
優勢:算力提升將加速台灣在AI、半導體等領域的技術創新,並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資。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有助於平衡南北發展,帶動南部產業升級。
潛在劣勢:超級電腦的建置和維護成本高昂,需要持續投入資源。此外,如何有效利用這些算力資源,培養相關人才,也是重要的挑戰。
深入分析前景與未來動向
隨著AI技術不斷發展,算力需求只會越來越高。台灣必須持續投入資源,提升算力基礎建設,才能在AI浪潮中佔有一席之地。未來,除了硬體建設外,更要注重軟體開發、人才培育、產業合作等方面,才能真正發揮AI的潛力。
相關連結:
siuleeboss – 為您提供一站式的有用AI資訊、食譜和數位教學
Share this cont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