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日本專家近日發出警告,北海道外海的千島海溝已累積巨大能量,可能引發 9 級大地震及巨型海嘯,對沿岸地區構成嚴重威脅。這項發現引起了廣泛關注,因為千島海溝上一次大地震可追溯至 17 世紀,距今約 400 年,如此長的沉寂期意味著能量累積已達臨界點。
千島海溝能量累積的威脅
研究團隊發現,海洋板塊以每年 8 厘米的速度向陸地推進,大陸板塊亦同步移動,顯示兩者緊密鎖定。這種現象導致應力不斷累積,與 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的成因類似。
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估計,未來 30 年內,千島海溝發生 8.8 級或以上地震的機率介乎 7% 至 40%。若不幸發生 9 級地震,海嘯高度可能超過 20 米,對北海道至東北地區沿岸造成毀滅性打擊。
內閣府資料顯示,若海嘯襲擊北海道至東北地區,最壞情況下可能造成近 19.9 萬人死亡,經濟損失難以估計。此外,日本政府正更新防災措施,包括提升沿海防波堤高度及緊急疏散計劃,以減低潛在損害。
公眾的擔憂和防災意識
相關實例
網民對此消息感到擔憂,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意見。例如,網民 @MuAuan 表示:「千島海溝沿線 30 年內發生 8.8 級以上地震機率達 7% 至 40%,真的要做好準備。」另一網民 @kou809585 說:「住在道東,見到這消息真係好驚。」這些意見反映港日民眾對地震威脅的普遍憂慮,亦凸顯公眾對防災意識的重視。
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分析
隨着科技進步,地震預警系統的準確性有望提升,為民眾爭取更多應變時間。
地震預警系統的準確性仍有待提高,民眾可能對預警產生疲勞感,導致疏忽大意。
深入分析前景與未來動向
專家強調,隨着 311 大地震 14 周年臨近,民眾的危機意識或因時間流逝而減弱。未來數月,日本政府或會公佈更詳盡的風險評估及應對方案。如何確保民眾採取行動,仍是防災工作的關鍵挑戰。
常見問題QA
目前無法確定千島海溝何時會發生大地震,但專家認為能量累積已達臨界點,未來數年內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較高。
民眾應提高防災意識,學習地震及海嘯的應變措施,並備妥防災用品,例如緊急糧食、水、手電筒等。
相關連結:
siuleeboss – 為您提供一站式的有用AI資訊、食譜和數位教學
Share this content: